close
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物推薦 創業時,老闆們上「知乎」聊什麼?華文最強知識網路社群的新創者vs.老師父經典問答
創業時,老闆們上「知乎」聊什麼?華文最強知識網路社群的新創者vs.老師父經典問答
創業時,老闆們上「知乎」聊什麼?華文最強知識網路社群的新創者vs.老師父經典問答 評價
網友滿意度:
這陣子我超喜歡往外面跑~
出去玩囉~白水晶柱的功效
不論是出門運動或開車車旅行
都有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呀!
不過人出門在外,總是有些雞絲投要準備好~
大部分的生活用品網購
我都習慣在金石堂找,一來是說
品質不錯、推薦跟折價也很讚~
而且我還有另外在用折價券噢
買起來就是整個省省省啦!
跟大家推薦最近入手不錯用的創業時,老闆們上「知乎」聊什麼?華文最強知識網路社群的新創者vs.老師父經典問答
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點進去或往下看
詳細資料噢!
另外附上我常用的折價網
加入line@團就可以用囉~超方便Der!
創業時,老闆們上「知乎」聊什麼?華文最強知識網路社群的新創者vs.老師父經典問答
《創業時,老闆們上「知乎」聊什麼?華文最強知識網路社群的新創者vs.老師父經典問答》
商業周刊第1444期書摘推薦
轟動中國電商與網路科技界讀者!
「史上最真誠的創業者共筆書」
一次收錄:
李開復+雷軍+VeryCD創辦人與微信之父等重量級高手,
想對創業新手說的商業最關鍵起點──
●創業是什麼?為什麼你想創業?
●創業是該先找商業模式,還是先測試用戶?
●新創公司要從哪裡去找創新切入點?
●為什麼李開復會建議未來創業者「拚點子不如拚努力」?
●想不想聽一聽VC(風險投資)執業人士如何看待他們是否投資一家新公司?如何看待一個新點子的價值?
【最精華的互聯網創業知識】
★強大創業群體真實分享每個人創業路上看見的興奮與「地雷」。
★從idea(點子)到發布測試、了解用戶回饋,新創公司如何招募人據、做技術、賣產品、找融資、管理團隊、處理財務?
★怎麼從「認識自己」到探測目標?成功創業老師父向新老闆們丟出的經營先修題。
本書內容源自於中國互聯網上著名的知識討論與分享社群「知乎」上的提問與回答,也可說是由多位匿名及知名的創業老手共同留言匯聚而成的「共創智慧」書。知乎將該站三年來各類重要與實用的創業思維整編出版,將許多既關鍵、但新創業者不容易想透的新事業起步之道,找出「高人指點」的回答,主題從如何選擇創業方向,選擇合夥人、如何找投資,到如何推出新產品、管理團隊,詳細闡釋了近百個創業概念,也收錄了精采的實務界優秀人士文字,例如:
◎創業的理由有100種,但不論你選了哪一個,你所要面對的事情也許都是一樣的
◎你這個創業項目如果產業霸主跟進了,完全複製你的產品模式,你怎麼辦?
◎創始人之間越是熟悉,越是要「先小人後君子」......
◎我不止一次看到創業者「拍腦袋」,凡事都是「我覺得是這樣」,而不是「用戶覺得吧」
◎不賺錢的企業是沒有存在價值的,這一點,所有創業的人都必須記在心中
◎不理智的完美主義是很危險的事
◎看一份商業計畫書就像和一個人交談。請把這個「人」寫好,無論是他的內涵還是風度。
◎唯有用戶與愛,不可辜負......
而在本書幕後,親手整編此書各項創業QA精華的是「知乎」創辦人與CEO周源。
周源自己第一次創業失敗了。當時他和兩岸知名的育成機構「創新工場」的朋友聊起失敗原因,才發現自己當時閉門造車地想開發一個新軟體,和世界有些脫節。同時,他也想到如果能讓許許多多各個行業的能人把自己最懂的事分享出來,其實可以幫助許多創業者避免錯誤。於是,這就有了「知乎」社群網站的誕生。
在知乎上線後,靠著它追求「最高品質知識問答」的願景堅持與積累,一群在中國網路世界中於科技、商業、文化等領域裡最具創造力的人群,共同成就了本書的出版。
這本書的問題回答者有:網路行業裡最成功的創始人、創業家、最具創新精神的投資人、最活躍的產品經理、法律專家、財務分析師、網路工程師、連續創業者,還有無數個知乎死忠用戶,他們推心置腹地回答每一個創業問題,分享自己隱秘的創業經歷,講述創業路上的榮耀和憂患。
在互聯網速度及技術愈來愈快速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是創業者,而這本專業級的分享,將讓有志創業者不再孤單。
〈他們在知乎聊創業!〉
集結最深度「創業過來人」和新老闆們的高強度討論:
集結中國網路與創業名人對新進創業者的真實分享,在知乎上回答創業議題的重要人物包括了:
創新工廠創始人 李開復
天使投資人 徐小平
小米科技創始人 雷軍
微信之父 張小龍
verycd創始人 黃一孟
......等。
數十位知名的網路界領袖除了提供親身、第一手的創業思考及心智經驗外,
也有他們對年輕新創事業者的最真摯叮嚀──
究竟「創業」是怎麼一回事,創業中什麼事要早做、投入最大力氣做,創業時最不容易看清的事是什麼等,在這本集結最精采創業老闆問答的書中,將提供許多不同的角度與洞見。
作者介紹
【編著者簡介】
知乎 www.zhihu.com
「知乎」是著名的中國社交問答網站品牌,2011年上線營運,該公司的願景是「組織各個領域的知識,把人們大腦裡的知識、經驗、見解搬上互聯網。」
在知乎經營的早期階段,它採取封閉邀請(不開放給一般用戶直接註冊)的方式集合了各領域的專家對不同的問題提出原創性的解答;也因為這樣的策略,知乎迅速累積了高品質討論交流的權威社群形象,特別是許多中國網路創業科技圈與電商界的重要名人,都在知乎設有帳戶並實際回答創業者問題,這群知乎初期群聚的「神回覆」(意指回答犀利到位)專業級人士,光是在2010年知乎尚未開放的測試期間,在40天內,就拋出了8千個問題,貢獻了2萬筆回答。
除了創投基金外,由知名科技人士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也投資了知乎,根據知乎執行長周源於2015年的公開說明,目前知乎已有1千7百萬的註冊用戶(2013年開始,知乎也開放了一般用戶的註冊),未來並會開始推出各項商業化的新產品。
本書的內容皆來自實際曾於知乎社群中出現過的問答留言精華,同時由500萬知乎用戶共同甄選、周源親自整理,收錄了來自中國各路電子商務專家、經營者、產品工程師與創業關係人毫無保留的精采意見,也形塑出在當前科技快速改變世界的時代中,應用網路資訊及追逐使用者的初創公司,如何在商業定義不斷被改寫的浪潮中實作學習與調整思維。
創業時,老闆們上「知乎」聊什麼?華文最強知識網路社群的新創者vs.老師父經典問答-目錄導覽說明
第一部 種子期
1 創業前,請先審視自己
你為什麼要創業?
你適不適合創業?
創業早期容易犯哪些錯誤?
創業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單身創業好,還是已婚創業好?
女性創業的壓力和問題有哪些?
創業過來人說:創業第一年個人會發生哪些變化?
創業過來人說:李開復給創業者什麼建議?
創業過來人說:博士輟學回國創業,王興後悔嗎?
2 選擇對的方向
如何選擇創業的方向?
如何確認用戶的真實需求?
如何才能不被那些大的網路公司搶占市場?
市場上已經有很多競爭者了,如何判斷是否還值得進入?
對於早期創業團隊,產品推出後很容易被複製,如何建立自己的競爭壁壘?
創業早期必須重視的問題有哪些?
如何正確看待灰色行業?
創業過來人說:互聯網發展了十幾年,你們曾錯失了哪些創業機會?
創業過來人說:王興:快速找到新方向
創業過來人說:創新的本質是容忍失敗
第二部 助跑期
3 找對的夥伴
我已經有創業項目和少量資金,怎麼尋找技術合夥人?/91
想邀請一位對創業有重大價值的朋友,但他要求不錯的報酬,也要不錯的股份,這合理嗎?/94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如何分配股權?/97
想請一個資歷和能力都很強的人來做創業團隊的顧問,以什麼形式合作會比較好?/100
創業過來人說:王興的創業搭檔是怎麼找到的?/105
4 第一次找錢
創業是自籌資金好還是找「天使投資」好?
天使投資一般占多少股份,怎麼算?
看BP (商業計畫書)的人最想從中得到的是什麼?BP 應包含哪些內容?
如果有機會和天使投資人進行面對面溝通,該準備些什麼?
投資人透過哪些方面來判斷一個早期創業者的好壞?
一家公司的「估值」是怎麼估出來的?誰來估?
「創新工廠」如何為剛剛創辦的創業公司估值?
好的投資人應該有什麼樣貌?
年輕的創業者,怎樣才能比較容易地拿到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
天使投資、VC(風險投資)、PE(私募股權投資)介入企業的時點是什麼樣的?分別扮演什麼角色?
原始股與期權有什麼區別?對持有人來說有什麼不同?創業者拿到的一般是期權還是原始股?
假如沒有天使及VC 的投資,創業公司如何活下去?
創業備忘錄:用市場實踐估計價值
5 早期的產品規劃
創業早期啟動產品開發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獲利模式對於一個創業公司/項目很重要嗎?
用戶體驗是什麼東西?如何評價用戶體驗好壞?怎樣描述用戶體驗評價方法的核心?
「大量賺取用戶為先」的思維對嗎?
創業過來人說:創業者需要加強溝通
創業過來人說:願賭服輸,專注最重要
6 組建創業初期團隊
早期的團隊建構
創業團隊內部如何高效溝通?
創業團隊如何讓新員工覺得是有前途的?
創業團隊都有哪些有效的團隊管理方式?
創業初期是否要找專門大樓做辦公室?還是可以用民宅?什麼時候要搬到較正式的辦公室?
創業備忘錄:如何判斷一家創業公司是否值得加入,以及加入後意味著哪些改變?
第三部 起步期
7 產品上線
一個有效的新產品上線策略應考慮哪些因素?
一個新上線的產品,應該如何解決「冷開機」的問題,尋找到第一批用戶?
創業團隊早期是怎樣快速嘗試和快速改進的?
如何分析整理產品上線後的回饋?
創業過來人說:王興講述「校內網」冷開機的全過程
創業備忘錄:互聯網產品早期推廣的重要問題
8 人才與團隊管理
如何管理問題員工?
初創員工之後進入的新人要如何融入早期核心團隊?
應該如何通過工作筆記來提高個人的工作效率?
自己的錢、股東的錢和公司的錢之間有什麼區別?
創業過來人說:中國的創業公司在設立時該註冊多少資金?為什麼?
創業過來人說:「課程格子」使用者超過百萬規模時,團隊只有4人,這是如何做到的?
創業過來人說:創業公司CEO們是如何識別人才的?怎樣看待學歷、能力和經驗等條件?
第四部 加速期
9 讓產品更好吧
當產品基本成型,如何把產品做得更好?
新產品推出後成長不錯,競爭對手開始出現,如何保持團隊的持續成長?
產品上線後,應該如何做資料分析?
創業備忘錄:汪華建議的網路產品推廣策略
創業備忘錄:創業早期公司和外部機構合作,哪些事項需要有協定或法律合同來約定?
創業過來人說:快速發展期的團隊對於新技術選擇的態度應該如何?
創業備忘錄:有哪些值得新創公司研究參考的互聯網商業模式?
創業過來人說:「校內網」是如何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
10 找機構投資
創業公司第一輪融資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拿到Term Sheet(風險投資協定)意味著什麼?
VC做的盡職調查(DD)一般包括哪些問題?
VC經常問中國創業者,如果騰訊「跟進」會怎樣,創業者該如何回答?
創業過來人說:周鴻褘:創業者應該簽「對賭協議」嗎?
11 初次擴張
拿到A輪投資之後,怎樣把握招募人才的節奏? /285
如何協調新舊員工間關係? /286
創業公司如何做校園招聘?/287
30人到50人的團隊,如何提高凝聚力和執行力? /290
30人到50人的團隊,如何提高團隊管理能力?/291
創業備忘錄:創業公司在不同階段對財務管理職的要求分別是什麼?/297
第1章創業前,請先審視自己
你為什麼要創業?
我今年 20 多歲,沒房沒車,有一份自己不是太喜歡的工作。想自己創業來改善生活,但現在我沒團隊、沒產品、沒啟動資金,只有一腔創業的熱情。我想知道你當時是為什麼創業的,為創業而創業會有什麼問題?
【創業是一種態度 】
馮大輝(「丁香園」網站技術長)所理解的「創業」,是一種對待工作的態度:
這不是說自己一定要單幹,比如註冊個公司,當個說一不二的老闆,才是在創業。想明白工作是為了自己,而不是感覺在為別人打工,這就是創業。創業,就是一個更為積極、更為明確的工作態度。「我不在創業,就在去創業的路上。」 這是我剛加入「阿里巴巴」(中國大型電商業者,2014 年在美國上市)那段時間的簽名。
羅雲登(電商創業者)同樣認為創業和態度有關: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我還會選擇創業,這是一種人生態度。
小時候想創業,那是因為受到家人的影響,讓人感到一種成就感;中學時候想創業,是為了能住上自己喜歡的房子,開上自己喜歡的車子,去夢想的地方旅行;高中時候開始做網店,找貨源,搞宣傳,明白賺錢不易。創業是為了讓父母過上好的生活,能幫助到自己身邊困難的親人朋友,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要成就什麼;大學後開始嘗試做不一樣的事情,慢慢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樣的事情,並為之努力,未曾放棄,堅持至今。
隨著時間的推移,創業觀、世界觀、互聯網觀逐漸成熟,明白了創業最大的樂趣是,當你知道你正在做的事情改善了許多人的生活,你慢慢意識到這是一件多麼有價值的事情啊!然後繼續下去,樂此不疲。其實我們兜售的不是產品,而是夢想。
【改變自己】
老楊(「懶漢互聯」(WWW.LANHAN.CN)創始人)剛剛步入創業的行列,這個問題是他不可逾越、但又總想躲避的一個問題。
他自問:「好好的辦公室坐著不舒服嗎?」「非得花 3 個小時的路程只為見客戶5分鐘,而且一路上又是地鐵、公交、步行,又不熟悉見面地點,空氣也不好。這是為什麼?」「每個月有穩定的收入不舒服嗎?」「非得冒著付出遠大於回報,甚至是沒回報還倒貼風險去做事情。這是為什麼?」「輕鬆的工作不舒服嗎?」「非得出去苦口婆心地介紹自己及自己的產品,既充當開發者、又當美工、編輯、市場、銷售,還要充當財務。這是為什麼?」「朝九晚五的工作不舒服嗎?」「非得比別人起得早、幹得晚,週末毫無怨言地加班,沒時間陪家人,沒有假期。這是為什麼?」
「因為……我不想等自己老去的時候,回想起過去卻是一片空白,一點值得回憶的事情都沒有。我不想後悔和歎息,自己嘗試了,不管是對還是錯,努力過後就無怨無悔。我只是不想虛度光陰。充實和富有挑戰,才是自己骨子裡最本質的東西。我不期望自己能改變別人的世界,但願能改變自己的世界。」
【實現人生目標】
林培中認為,要回答為什麼創業,有個前提是弄清楚我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答案。第一種人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比降臨人世之初更好的人,例如稻盛和夫(日本傑出的實業家與經營權威)。這種人往往希望每天都能過得更充實,能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提高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第二種人,希望能好好地享受生活。只要自己和身邊的人能夠幸福快樂,就已經足夠了。這兩種人,並沒有優劣之分。克里斯多夫.莫利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只有一種成功——能以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度過你的一生。」還有第三種人,他們認為人生就是一場災難,只希望人生能早早結束。但第三種人沒有明確的創業動機,可以忽略。在瞭解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目標後,我們就可以分別討論他們創業的目標了。
在第一種人中,選擇了創業的人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著明確目標的人,第二類是沒有明確目標的人(這裡假設他們都能承擔責任)。日本有位投資名人勝間和代說過:「我們的人生設計應該是,儘量做自己擅長的事,把賺來的錢請別人做自己不擅長的事。」然而在日常工作中,作為員工的我們往往從事著老闆安排的工作,而這些有可能對我們本身價值並不大,或是我們並不願意做的。從事這樣的工作,會讓我們對自己產生深深的違和感。
「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這麼辛苦到底為了什麼?」(正在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或是只想得過且過的人除外。)每個人都希望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現實是,並非每個人都能如願以償。
於是,在第一種人中,第一類人不甘這樣下去,有著自己明確的目標,而且有勇氣去承擔責任的人,選擇了創業。對於他們而言,創業是為了充分利用時間,提高自我,實現自己的價值。而第二類人則只是認為與其為別人工作,不如為自己工作。他們創業的目的只是渴望隨心所欲的自由,或是認為只有為自己工作,才能實現人生價值。他們只是單純地在逃避生活。
第二種人創業的目的很簡單。創業就是他們享受生活的方式。就像有人會選擇 騎著自行車環遊世界,而有人則會選擇坐飛機環遊世界一樣,是創業還是為他人工作,只是個人享受生活的方式不同罷了。
最後,請讓我引用最近微博上很流行的一句話為這個回答終結。
「一個不成熟男人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人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摘自《麥田守望者》)
【知乎說】
創業的理由有100種,但不論你選了哪一個,你所要面對的事情也許都是一樣的。你會糾結,會膽怯,會恐懼,會退縮,每每在這種時候,就想想這個問題:你為什麼創業,你為什麼會在這裡,你為什麼要平白接受這些糾結,膽怯,恐懼和退縮。想起你的初心,也許這一切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了。
你適不適合創業?
我已經辭職準備創業了,但內心深處還是有一絲不安。自己經濟條件不是太好,對今後沒有固定收入的生活感到壓力很大。我想知道經濟基礎對創業結果有多大影響?生活困難時創業是否會因為個人生存而急功近利,不利於企業發展,應該如何判斷自己當下是否適合創業?
【思考力、行動力、心氣和時機】
黃繼新(知乎聯合創始人,曾任「創新工廠」資深投資經理,資深媒體人)認為創業最重要的四個前提是:
1.思考力
2.行動力
3.心氣
4.時機
思考力:這事兒你要想得明白,想得比任何人都深入和透徹。
行動力:光說不練是假把式(招式)。你得設法把想法變成原型,把原型變成產品。你得設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你一起拼命。你得設法弄來使用者用你的產品,給你回饋。你得設法改進,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
心氣:不能瞻前顧後,不能怕這怕那,不能畏難,不能認輸,不能拖泥帶水。
時機:得要時機合適。市場沒起來,你就會從先驅變成先烈。勢頭過去了,你就會從參與變成參觀。
從上面這幾點來看,你說哪一條和生活狀況有關係?事實上,任何生存狀況都可能導致上面四條無法出現,也有可能加速它們的成熟。
生存困難,可能心氣不足,可能顧慮重重,可能不敢抓住時機,可能不敢行動,可能想都不敢想;生存困難,也可能破釜沉舟,也可能華山一條路,也可能拚命地抓住機會,也可能瘋狂地跑在別人前面。
生活無憂,可能心氣不足,可能不敢拚,可能給自己留有退路,可能對市場過於樂觀,可能速度不夠快;生活無憂,也可能再無顧慮、敢拼一次,也可能更從容而思考更完備,也可能擁有更好的起步資源。總而言之,生存狀況與是否準備好創業無關。當然,如果生活過於無憂,會要求創業者花更多精力去讓別人相信自己的決心。
【「窮」創業,「富」創業】
Roy Li(在海外從事初創公司投資,也是連續創業者。)覺得如果能問到這個問題,其實就應該已經注意到了創業和心態的關係。
生活困難的人,在創業的時候會有兩種極端心態。一是豁出去了,反正自己也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輸了,索性一賭到底。二是覺得自己還沒有買房,家裡逼自己找穩定的工作,各方面壓力很大。想保持一份工作,期望可以有投資方助一臂之力以及分攤風險。
抱著豁出去了的心態去創業,風險其實是很高的,主要風險在於方向走錯或者犯 了一些常見的有勇無謀的錯誤而功敗垂成。屆時自己就會像一個輸光了的賭徒一樣,說試過做過不後悔什麼的都會是浮雲。為了規避這種風險,應該做好多次創 業的準備,已經是第N次創業的人成功率則會高很多。在中國,這樣的人相對比較少,我每碰到一個總是會加以鼓勵和支持。
抱有第二種心態創業,則風險小一點,畢竟還有退路,但是容易發生士氣不足、效率低下的問題。如同怕死的人在戰場上幹不過不要命的人。對於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直面各方面的壓力,覺得自己輸不起,不妨考慮曲線創業,當不了劉備還 可以當趙雲甚至魏延。如果碰到這樣的人,我一般會糾正他們的說法,建議他們不要總是使用類似「如果融了資」、「如果公司做出起色」這樣的假設句子,那完全沒有意義。如果有了,你是賺的,但如果沒有怎麼辦?互聯網不進則退,耗著不是辦法。
衣食無憂的人(創業),則是另一種情況,也是兩個極端。
一是考慮機會成本太高。比如某人創業的話,一年可能少賺數十萬乃至上百萬。這時候也會有別的壓力,像是由於自尊心過強、死要面子下不了台而引發系列錯誤。在這樣的創始人中,急躁、急進、浮誇是很常見的。
二是我根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7*22
頁數:299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作者:知乎編著
追蹤
- 出版社:大寫出版
出版社追蹤
- 出版日:2015/7/23
- ISBN:9789865695187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創業時,老闆們上「知乎」聊什麼?華文最強知識網路社群的新創者vs.老師父經典問答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